股票配资融资 能省钱的新能源车,为什么“忽悠”不了农村人?
乘联会发布1月份数据股票配资融资,有一个消费行为非常有意思。
去年热火朝天干了一年的新能源车,在1月份春节月的销售占比,下滑到了41%这个低位,关于为什么新能源车的销量占比在春节期间会被油车压着打这个事情,乘联会给出的解释是:
春节为三四线、乡镇市场消费者购车的集中期,首购用户群体的数量庞大。
翻译过来就是,农村消费者在买车的时候,不太会考虑新能源车,他们更加青睐传统燃油车,这是1月份“春节返乡”这个重要节点,新能源车卖不动的重要原因。
这不是新能源增速第一次受阻,每年春节、冬季时期,新能源的销量都会受挫。其实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新能源车在关键节点往往会遇到销量下滑的问题。
一个是,国内市场的“千人拥车数”为240,也就是1000人中只有240个人有机动车,这个数据放在全球市场并不算大,这意味着有很多消费者依然没有能力,或者没有机会买车。
很多消费者都是第一次买车,从工具属性角度出发,势必会优先选择油车。
另一个,冬季的低温会影响电车的性能,充电速度、续航等,关键是1月是重要的“返乡月”,大量消费者需要长途迁徙,电车的功能性缺失,加上长途奔袭需求,体验差的问题会被放大。
首购用户的需求非常简单,扎实的工具属性,不坏、省钱。
目前油车的价格已经调整到了一个非常合适的区间,合资序列中,10万预算已经可以买到一台尺寸大、配置主流、动力主流的产品。
自主品牌的哈弗H6、长安CS75 PLUS、捷途X70 PLUS、吉利帝豪等车型不仅拥有出色的品质,同时终端价格已经非常低。
较低的价格,一定能刺激消费者购买选择。
对于农村消费者来说,新能源车不能接受的原因,其实就是认知还没走到下沉市场,农村消费者首先需要解决的是买一台车的刚需问题。
我们之前说过,油车是基本刚需,新能源车的EV纯电、PHEV插混想要卖货,主要消费群体是增购、换购用户群体。
在整个产品周期中,油车的稳定性、耐用性、工具属性非常完善。
从产品上来说,新能源车的确要比油车更加具有竞争力,但对于收入并不宽裕的农村消费者来说,更看重的是“可确定”的稳定性。
新能源车存在的几个问题,让用户无法接受,甚至不敢在短期内考虑。
1、降价速度太快,2023年某国产热销新能源车的定价在25万左右,如今新车带补贴14万左右,二手车残值只剩下8万左右,两年时间蒸发了17万。
电车的降价速度远远快于油车,对于消费者来说会增加过多的焦虑感。
2、天然的工具属性缺失,长途、冬季出行体验感下滑明显,尤其是基本的续航问题,作为家庭的第一台车、唯一一台车,新能源车在面对高强度用车场景时的能力不强。
3、不确定的维修投入,虽然目前不少企业都给出了较长的质保周期,但限制因素太多,其实在真正需要维修、更换、索赔的时候,不少案例都是自费更换。
动辄数万元的成本对于收入不宽裕的消费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开支。
大量消费者的购车需求非常简单,就只是简单、耐用即可,农村消费者不需要大屏幕、自动驾驶以及电动化,不少群体的年行驶里程只有几千公里。
在如此弱的驾驶需求下股票配资融资,后期更稳定的油车必然是他们的第一选择。